《扶贫路上》创排演出的启示
- 日期:2020-12-05
- 来源: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办
- 浏览量:
-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推动青年干部走基层、接地气,根据部直属机关党委、团委《关于开展“根在基层”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团委高度重视,8月以来,集团党委办公室、演出中心、业务办公室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结合“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主题,走进《扶贫路上》剧组进行调研。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央歌剧院等联合出品,剧中人物黄文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百色建设家乡,前往扶贫一线,成为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到2018年底,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赢得村民的交口称赞。2019年6月17日凌晨,百色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黄文秀年仅30岁的生命。作为中宣部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剧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剧目,集团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举全团之力,历时142天,总行程7375公里,舞美、灯光、音响、服化道等总运输车次达150多次,总运输量近1000吨,集团共60余位演职人员尽职尽责,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不叫苦,不喊累,毫不放松,决不懈怠,勇于挑战自身身体和精神的极限,一心一意只为向观众呈现出最好的作品,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创造了连续18个小时的排练、合成记录、连续30小时的装卸台记录。截止2020年10月26日,《扶贫路上》完成了广西百色民族艺术剧院、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8场演出,并在快手平台与文艺中国共同展开的线上演出直播累积观看量达202.2万,并获得了107.3万点赞量,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次调研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对剧组部分角色进行了采访,缅怀这位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将青春、热血、笑容和生命,献给了生她养她的土地,献给了扶贫事业。现将有关采访情况记录如下:
角色一:阿祖婆,68岁,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因为家庭原因,儿子在外打工,只养了两口猪,这两口猪是她的全部生计,但是因为大雨冲垮了猪栏,猪跑了,所有村民帮她去追猪。苦中有笑,笑中有哭,猪变成腊肉,家中有酒,但是黄文秀书记已经不在了。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李玎表示,排演过程中,花很大心思去体会这种一无所有的心态,真正的贫困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尤其是当唯一的一口猪丢失的时候的焦急与无奈,希望别人帮助但是又没人帮的情况下的感受。黄文秀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不抛弃,不放弃。怀念黄文秀。
角色二:刘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部长。作为组织部部长,带着百色组织部部长张珊珊做出征动员。刘部长的讲话不同于一般讲话,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讲话,在出征前的誓言。他代表政府,代表组织,代表党,对第一书记的关怀和爱,给他们鼓励鼓劲,组织部部长和第一书记一起“手背和手心”,为了扶贫共同努力。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肖金声表示,从作品上来说,人物塑造要求表现很亲切,既要和蔼可亲,也要坚定有力,组织对大学生的关爱,对他们走向扶贫路上,扶贫一线表示由衷的敬意。随着排练过程的深入,不断感受人物心理,以及对人物台词、歌唱节奏的把握,符合舞台演出节奏。
角色三:廖家勇,百坭村治安专干,负责村里治安等工作,团结在黄文秀书记共同工作的几位成员之一。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淮梓伦表示,在角色准备中,看到过廖家勇的原型,内向、朴实、内敛的角色性格,尽量真实还原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通过《扶贫路上》丰富的人物形象理解,对这部歌舞剧描绘的故事非常感动,非常敬佩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能够参与其中,感觉非常荣幸和自豪,继续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
角色四:燕来妈,一个39岁的母亲,带着4个孩子,3个女孩,1个男孩,家里穷,只剩下生娃。自己要抚养4个孩子,孩子们能上学,妈妈形象里面有愁有苦,但又有一些人物里面的喜感。歌词里人物很鲜明,体现了母亲形象的无奈与复杂。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纪红表示,燕来妈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为了演出真实感,演出角色的山野气息,她查阅资料,购买了一些广西当地妇女的服装,和广西当地演员交流沟通,学习广西当地方言,了解当地扶贫的情况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向当地居民借衣服,找到了人物感觉。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台词,但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在排练过程中,学习了如何来塑造人物,如何贴近人物,如何找到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非常具有挑战性。扶贫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历史性任务,通过参加演出,一次次用心体会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
角色五:村妇女主任韦玉芳,和燕来妈正好相反,村妇女主任积极配合黄文秀书记的工作,很能干,是一个地方基层的村干部形象,做事干练,积极配合,了解政策,明确自己的目标,体恤百姓。为党和国家能够做什么,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帮助当地老百姓的过程中非常积极,体恤大家。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范晓霞表示,这是第一次尝试歌剧,这次的锻炼让我了解了歌剧,触碰了歌剧,对以后演唱作品,人物状态的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有很大的提高和作用。
启示一:文艺作品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通过本次调研,小组成员认识到,歌剧《扶贫路上》对于集团很多演员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人物塑造要求更加丰富,对剧目的打磨和对人物的思考要求更高。为了极致的艺术追求,剧组和演员们每天不舍昼夜地进行排练,演员深入广西当地,了解扶贫情况,学习当地方言,拉近与当地百姓的距离感,增强人物塑造的真实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突破体力极限,秉承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坚守着中国东方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对扶贫干部的致敬之心转化为演出的压力及动力,呈现给观众最为热情、饱满、专业和严谨的面貌,用辛勤与汗水浇灌属于每个人心中的那朵“扶贫路上的青春之花”。
启示二:文艺工作者要立足本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们践行初心和使命,诠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敢为人先,告别繁华,艰苦奋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用行动让生命发出了灿烂的光辉。我们要向黄文秀这样的年轻干部学习,立足本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启示三:文艺院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集团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具有崇高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国有大团的艺术精神与特色,与时俱进,关注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表达中国情怀、彰显东方精神,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聆听中国声音,关注时代青年,感受时代脉搏,鼓舞脱贫攻坚士气。
《扶贫路上》的创排演出给予年轻文艺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髓,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对标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新时代文艺作品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用艺术回馈社会,用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民族歌剧《扶贫路上》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央歌剧院等联合出品,剧中人物黄文秀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百色建设家乡,前往扶贫一线,成为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到2018年底,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赢得村民的交口称赞。2019年6月17日凌晨,百色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黄文秀年仅30岁的生命。作为中宣部2020年宣传思想工作重点剧目、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现实题材及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重点剧目,集团多个部门共同努力,举全团之力,历时142天,总行程7375公里,舞美、灯光、音响、服化道等总运输车次达150多次,总运输量近1000吨,集团共60余位演职人员尽职尽责,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不叫苦,不喊累,毫不放松,决不懈怠,勇于挑战自身身体和精神的极限,一心一意只为向观众呈现出最好的作品,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创造了连续18个小时的排练、合成记录、连续30小时的装卸台记录。截止2020年10月26日,《扶贫路上》完成了广西百色民族艺术剧院、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8场演出,并在快手平台与文艺中国共同展开的线上演出直播累积观看量达202.2万,并获得了107.3万点赞量,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次调研中,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对剧组部分角色进行了采访,缅怀这位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将青春、热血、笑容和生命,献给了生她养她的土地,献给了扶贫事业。现将有关采访情况记录如下:
角色一:阿祖婆,68岁,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因为家庭原因,儿子在外打工,只养了两口猪,这两口猪是她的全部生计,但是因为大雨冲垮了猪栏,猪跑了,所有村民帮她去追猪。苦中有笑,笑中有哭,猪变成腊肉,家中有酒,但是黄文秀书记已经不在了。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李玎表示,排演过程中,花很大心思去体会这种一无所有的心态,真正的贫困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尤其是当唯一的一口猪丢失的时候的焦急与无奈,希望别人帮助但是又没人帮的情况下的感受。黄文秀带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不抛弃,不放弃。怀念黄文秀。
角色二:刘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组织部部长。作为组织部部长,带着百色组织部部长张珊珊做出征动员。刘部长的讲话不同于一般讲话,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讲话,在出征前的誓言。他代表政府,代表组织,代表党,对第一书记的关怀和爱,给他们鼓励鼓劲,组织部部长和第一书记一起“手背和手心”,为了扶贫共同努力。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肖金声表示,从作品上来说,人物塑造要求表现很亲切,既要和蔼可亲,也要坚定有力,组织对大学生的关爱,对他们走向扶贫路上,扶贫一线表示由衷的敬意。随着排练过程的深入,不断感受人物心理,以及对人物台词、歌唱节奏的把握,符合舞台演出节奏。
角色三:廖家勇,百坭村治安专干,负责村里治安等工作,团结在黄文秀书记共同工作的几位成员之一。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淮梓伦表示,在角色准备中,看到过廖家勇的原型,内向、朴实、内敛的角色性格,尽量真实还原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通过《扶贫路上》丰富的人物形象理解,对这部歌舞剧描绘的故事非常感动,非常敬佩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能够参与其中,感觉非常荣幸和自豪,继续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
角色四:燕来妈,一个39岁的母亲,带着4个孩子,3个女孩,1个男孩,家里穷,只剩下生娃。自己要抚养4个孩子,孩子们能上学,妈妈形象里面有愁有苦,但又有一些人物里面的喜感。歌词里人物很鲜明,体现了母亲形象的无奈与复杂。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纪红表示,燕来妈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为了演出真实感,演出角色的山野气息,她查阅资料,购买了一些广西当地妇女的服装,和广西当地演员交流沟通,学习广西当地方言,了解当地扶贫的情况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向当地居民借衣服,找到了人物感觉。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台词,但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在排练过程中,学习了如何来塑造人物,如何贴近人物,如何找到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非常具有挑战性。扶贫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历史性任务,通过参加演出,一次次用心体会到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易。
角色五:村妇女主任韦玉芳,和燕来妈正好相反,村妇女主任积极配合黄文秀书记的工作,很能干,是一个地方基层的村干部形象,做事干练,积极配合,了解政策,明确自己的目标,体恤百姓。为党和国家能够做什么,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在帮助当地老百姓的过程中非常积极,体恤大家。饰演者集团声乐演员范晓霞表示,这是第一次尝试歌剧,这次的锻炼让我了解了歌剧,触碰了歌剧,对以后演唱作品,人物状态的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有很大的提高和作用。
启示一:文艺作品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通过本次调研,小组成员认识到,歌剧《扶贫路上》对于集团很多演员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人物塑造要求更加丰富,对剧目的打磨和对人物的思考要求更高。为了极致的艺术追求,剧组和演员们每天不舍昼夜地进行排练,演员深入广西当地,了解扶贫情况,学习当地方言,拉近与当地百姓的距离感,增强人物塑造的真实感,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突破体力极限,秉承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坚守着中国东方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对扶贫干部的致敬之心转化为演出的压力及动力,呈现给观众最为热情、饱满、专业和严谨的面貌,用辛勤与汗水浇灌属于每个人心中的那朵“扶贫路上的青春之花”。
启示二:文艺工作者要立足本职,绽放青春之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们践行初心和使命,诠释“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敢为人先,告别繁华,艰苦奋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用行动让生命发出了灿烂的光辉。我们要向黄文秀这样的年轻干部学习,立足本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启示三:文艺院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集团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具有崇高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国有大团的艺术精神与特色,与时俱进,关注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表达中国情怀、彰显东方精神,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聆听中国声音,关注时代青年,感受时代脉搏,鼓舞脱贫攻坚士气。
《扶贫路上》的创排演出给予年轻文艺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围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髓,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对标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新时代文艺作品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用艺术回馈社会,用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