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离你很远?但专家说中国将掀起狂潮

  • 日期:2016-04-09
  • 来源:东方演艺
  • 浏览量:
分享

“如果说音乐剧的繁盛19世纪在英国,20世纪在美国,那么我认为21世纪在中国将掀起狂潮。”美国著名制作人托尼•斯蒂迈克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主办的“2016文化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演艺创作营销大师班”上的一句话引起了各方关注。

 

  说起音乐剧,很多中国人并不熟悉,也有一些人是在两三年前从《妈妈咪呀》和《猫》剧来到中国才开始有一点印象。4月8日,在大师班论坛上,国内演艺大咖云集,探讨如何发展音乐剧。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作为特约媒体支持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宋官林,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托尼·斯蒂迈克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这两天我一直在想,越想越对他这样的判断充满信心。从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21世纪的中国能不能担当起掀起音乐剧狂潮的的作用呢?我想有可能,信心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音乐剧在中国不缺少文化土壤。中国这块土地上培养的观众,他们就是看着以歌舞演故事为主要审美特征的戏曲一路走来的,比如京剧。所以他们看到一个更灵便的、更鲜活的,表现形式更丰富的这样的艺术样式的时候不陌生,会张开双臂拥抱这门艺术。

 

  第二,中国有最宽广、最博大的市场。

 

  第三,中国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经济先行,物质文明带动了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又引领了这个国家往前走。李克强总理在经济领域一直探讨倡导互联网+的思维,那么我们把它引用到音乐剧做加法也可行。

 李婧,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曾制作项目音乐剧《妈妈咪呀》《猫》中文版等音乐剧。

 

        《妈妈咪呀》是第一部中国做的西方音乐剧,在三、四年当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其实《妈妈咪呀》让我们能和国外制作经验接轨,他就像“交钥匙工程”,在首演之前所有的导演、主创团队、技术团队还有制作团队,包括服装设计、灯光设计、舞美设计这些团队全部是英方的,会手把手教中方团队。

 

        我们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音乐剧人才还是比较稀缺的,不管是从演员还是从技术、主创团队来说,在中国并不是很成熟。这几年我们看到了音乐剧产业的变化,这个产业在慢慢发展,也看到更多的人才在涌现。

  王亮,开心麻花副总裁,演出板块负责人,开心麻花系列舞台剧制作人

 

        开心麻花是民营企业,从我们自己做音乐剧的实践聊几个自己的心得吧:

 

        我们第一部音乐剧叫《白日梦》,做到60多场,找到了盈亏的平衡点,之后慢慢有一些利润。接下来做的是《爷们儿·叁》这部戏,这个戏演到了今天演了很多轮,也改了很多版。我们改一版、二版,到第三版是慢慢盈利的。

 

        我想说的第一点从民营企业角度来看,在中国做音乐剧首先要做好中长线市场和中长线的利润商业的一个预期,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挺住,要不然可能演到20场、30场的时候会发现没有赚钱。音乐剧票定价是怎么样的,座位图、宣传点、推广渠道,包括观众群、粉丝是怎么经营,这都是一步步摸索来的。

 

        第二点产品要经过不断打磨和回炉的过程,逐渐成熟。开心麻花目前做作品会定一把尺子,我们会组一个艺委会,有市场的人、有演员、导演、编剧,由艺委会审核,从剧本创作开始一直到投向舞台,这个过程一般怎么也得有半年时间。搬到市场上之后,我们心态比较开放,最后就是作品的质量在说话。    

        袁齐,七幕人生文化产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主导了《Q大道》《一步登天》《我,堂吉诃德》和《音乐之声》等经典音乐剧中文版的营销推广工作。

 

        音乐剧或者说整个戏剧产业要去做推广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你的利润有上限,在营销这块费用很紧张。

 

        从2012年成立到现在,我们演出体量以翻倍的迅速发展,在早期主要用了一个以小博大的方式。没有一开始试图用大量的费用做铺天盖地的推广,或者按照大众理念做广告,或者在营销的渠道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而是另辟蹊径从小处入手,比如说我们会去参与漫展,很多做演艺的机构不会想到我会去参加漫展,因为觉得演艺跟二次元有很大的鸿沟,但我们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我看到了参加漫展的人群可能是对欧美、日韩流行文化非常感兴趣,有极强的消费力,而且是极不理性的消费习惯的群体,他们的年龄,他们的构成跟我们剧目很接近。我会设计一些让他们感兴趣或者他们愿意关注的内容。

 

        我一直不认为音乐剧或者戏剧的营销是一个有所谓的规律或者说有所谓的这种定位的营销,音乐剧是一个通俗的产品,为什么营销不能打到更广泛的群体里面去?

        毛修炳,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专注于演艺产业研究和文化产业规划。

 

       我总觉得我是这个行业的配角,不是这个行业的主角,我就是统计数据,把这个市场力争用数据还原出来。音乐剧在2015年的票房是2.39亿人民币,但是把《伊丽莎白》《人鬼情未了》《剧院魅影》这三部剧除去票房并不高,音乐剧从票房来讲还走下坡路。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观众还没有很好的培育起来,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音乐剧和歌剧有什么区别,音乐剧的教育非常缺失。

 

  第二优秀的人才没有到这个行业来,很难打造出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作品。好人才除了培训之外大部分是需要磨砺的,原来没有特别专业化的舞台,只有上海文化广场,现在北京有了天桥艺术中心专业的剧场,而且现在也有一些像孟京辉的《蜂巢》这样的“小馆子”进入,有馆子就有磨砺的舞台。

 

        第三,我觉得中国音乐剧的市场跟日、韩不一样,不是只要把《猫》、《妈妈咪呀》这些剧引进来,就把市场带起来了,我们经验证明,这些剧没把我国的市场带起来,最后反而掉下去了。那就需要我们一步步积累往前走,我觉得这个过程真的是比较漫长的,可能需要3—5年甚至是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