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乐从东方来——和鸣山与海》首演圆满结束!

  • 日期:2025-10-04
  • 来源:未知
  • 浏览量:
分享

9月26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首都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公益性音乐会《乐从东方来——和鸣山与海》,在首都图书馆音乐厅深情落幕。这场饱含国乐探索精神的视听盛宴,以“山”“海”“人”为脉络,为现场及线上观众成功谱写了一曲跨越古今、融汇东西的和谐乐章,生动展现了新民乐在新时代的磅礴生命力与无限创造力。本场音乐会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倾力打造的民乐力作,集中呈现了集团艺术家们以“新民乐”形式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明互鉴的艺术成果。演出巧妙立意,以“山”喻中华文明之根脉,厚重坚韧;以“海”喻华夏气度之博大的,开放包容;最终通过“人”的创造与连接,实现“和鸣”,使山与海突破边界,和谐共鸣,展开一场深刻动人的文化之旅。音乐会在一曲磅礴大气的《辉煌》中拉开序幕,瞬间将观众带入千年前的大唐盛景。随后,《山·寻脉·启新》篇章徐徐展开,《紫禁城》的乐音如推开朱漆大门,将六百年的风云沉淀于音符之间;《敦煌》的旋律则引领观众步入千年石窟,与壁画飞天共情。当《碧落回声》中箜篌与箫音隔空对话,诉说一段关于离散与重逢的凄美故事时,现场氛围静谧而动人;而《锦越流云》又以流畅旋律描绘出天际流云的万千变化,带给观众无限遐思。进入《海·和鸣·无界》篇章,音乐瞬间切换频道,展现出国乐的世界性表达。中国传统乐器阮奏响吉卜赛风情的《阮之火》,热情似火;中国排箫吹奏秘鲁民歌《山鹰》,空灵悠远,寄托着对自由的向往;改编自法国香颂的《人群》探讨“得到与失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尼罗河畔的歌声》则用音符描绘出埃及丰收季节的欢快画面。音乐作为世界语言的无限可能,在跨文化对话中激荡出迷人火花。第三篇章《人·万象·新声》则聚焦人文精神与时代命题。《鹤唳松山》以古琴、竹笛与大鼓勾勒中国文人的清高风骨;《大漠侠情》用激越旋律唤醒每个人心中的侠客梦想;《夜雨双唱》以李清照词意为魂,吟唱出穿越千年的愁绪与绝美;《流沙》则引发观众对时间与生命的静默思考。音乐会在京胡名曲《夜深沉》的铿锵演绎中达到高潮,将楚汉相争的悲壮与霸王别姬的刚烈决绝展现得淋漓尽致,收获掌声如潮。